玻璃馆

玻璃馆:
由布鲁诺·托尔特于1914年建造的玻璃馆,是科隆德国韦尔肯展览中的一个棱柱式玻璃穹顶结构。这座建筑在展览上是一个色彩鲜艳的地标,是用混凝土和玻璃建造的。混凝土结构在作为镜子的立面上镶上了彩色玻璃板。陶特形容他的小美殿是“……光线的反射,其颜色以深蓝色开始,从苔藓绿色和金色上升到顶端,以明亮的淡黄色达到顶峰。”托特的玻璃亭是他最著名的建筑成就之一。他专门为1914年的德国玻璃工业协会建造的。他们资助了被认为是艺术之家的建筑。这座建筑是在德国表现主义最高时建造的,只有1914年拍摄的黑白照片,展览结束后不久大楼就被毁了,因为它只是一座展览建筑,不是为实际用途而建造的。玻璃展馆是一种菠萝形、多面多边形设计的菱形结构。它是一个十四面的底座,用厚厚的玻璃砖砌成,外墙没有长方形。奥特的玻璃亭是第一座重要的玻璃砖建筑。
里面有玻璃踏板的金属楼梯,通向上面的投影室,上面显示着五颜六色的万花筒。楼梯之间是一个七层的瀑布,带有水下照明。室内有棱镜,从外面的太阳光产生彩色光线,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彩色玻璃墙是镶嵌的。所有这一切都产生了巨大的水晶效果,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色彩。玻璃亭的浮雕是用无政府主义作家保罗·谢巴特写的玻璃格言诗写的。
没有玻璃宫殿,生活就是一种信念。1914年,保罗·谢巴特(Paul Scheerbart)写了一本名为“玻璃建筑”的书,将其献给托特·托特(Taut)。1914年,托特为他的表现主义追随者创办了一本名为“黎明之光”(Frühlicht)的杂志。这本书的重点是他从玻璃馆中画出的玻璃肖像。这种哲学可以追溯到对所罗门神殿的描述。早期的玻璃馆画得很紧,说他是本着哥特式大教堂的精神创作的。
- 地点:德国 科隆
- 施工时间:1914年
- 建筑师:布鲁诺·托尔特
- 功能:展览